三叉神經痛多為單側面頰發病,呈區域性陣發劇痛,疼痛反覆不定且難以忍受,驟起驟停,性質上多呈現為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等頑固性疼痛。常發生於該神經的第二、三屬支,其範圍僅僅局限在單側,多體現為頜面部的疼痛常見面肌抽搐,是風性善動所為,非胃熱所致;病情反覆發作,遷延難愈,是為久病;如無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及喉癢、咳嗽、鼻塞等外風侵襲症狀,當屬內風為患。
三叉神經痛中醫治療主要系肝血不足,肝陽偏亢,化風上擾所致。因此,治當以柔肝潛陽,和絡熄風為主。並自擬四味芍藥湯治之,臨床用之收效顯著。」
一般情況下需針灸治療到患者表情肌恢復正常就可以停針,但是如果康復情況不好的話會鼓勵患者堅持治療,爭取眼睛恢復閉合功能,因為眼睛閉合不好容易感染。
停止針灸自行恢復是沒有保障的,還是治療到徹底好比較穩妥,不要因為一時怕麻煩耽誤了治療,後期更難治癒。
中醫針灸對面癱治療效果較好。面癱中醫從出現症狀到治癒,一般要經歷4個階段共一個月時間,第一周為面神經麻痹期,病情有所發展;第二周病情較為穩定;第三周面部神經開始復甦;第四周面部神經逐漸恢復正常。
經過治療,70%的面癱患者能夠痊癒。如果治療不及時,面部神經肌功能恢復不徹底,就會出現面癱後遺症,如臉部肌肉萎縮,半個臉發緊,臉部歪向有病的一邊等。
面癱發生突然,常無任何先兆。其典型症狀為患者不能皺額,額部皺紋消失,眉下垂,不能閉眼,瞼裂擴大,鼻唇溝消失,頰黏膜常不自主地被咬傷,口角下垂,張口時嘴唇向對側歪斜,飲水或漱口時水從口角流出,不能吹氣、鼓腮,發唇齒音時吐字不清,多數病人面癱側的耳垂後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
顏面神經是第七對腦神經,分為中樞型及周邊型兩種類型。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痹常見於腦中風、腦腫瘤或是頭部外傷等腦部傷患引起,臨床症狀為單側歪嘴而眉眼不受影響伴隨有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的情形;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痹的發病原因尚不明,推測可能為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失調或是生活壓力等原因引起,臨床症狀為單側面癱、歪嘴(像健側)、眼睛無法閉合、無法皺眉等症狀,以貝爾氏麻痹最為常見。
顏面神經麻痹的病程發展,在發生後第一周症狀會持續惡化,在第二到第三周開始恢復,有八成左右的病人在三個月內可完全恢復,少數人會留下些許後遺症。臨床上愈早治療效果愈佳,最好是發病後能馬上治療。
顏面神經麻痹的早期治療會以降低局部發炎及腫脹、保護神經減少傷害為主。一般西醫的治療主要是以類固醇及維他命B群為主,可搭配復健熱療、電療等。
顏面神經麻痹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喎斜、吊線風、歪嘴風』等範疇。又名面癱,指一側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而無半身不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賴卉蓮醫師又說:顏面神經麻痹的發生原因多由於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調,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部分患者癒後可能復發。 臨床上可以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臨床常用穴位如風池、陽白、攢竹、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顟、下關、翳風、合谷、足三里等穴。